江南体育官网入口网页-服务

报关报检

离职交接的标准流程再也不怕踩坑啦!

时间: 2024-03-01 11:03:16 |   作者: 江南体育官网入口网页

  工作交接是企业和劳动者结束劳动关系时的重要环节,劳动者需要将因工作原因取得或使用的企业的一切文件、工具、信息材料等归还用人单位,并按要求在每一部门办理相应交接手续。

  重点注意!现行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工作交接的具体程序。而事实上,即使规定了具体程序,对于各个不同的公司而言,也是不具有可操作性的。

  因此,用人单位应根据各自用工情况,制定相应的交接程序。但也正因如此,工作交接成了易生争议的环节。

  如果正式员工劳动合同还未到期,需提前一个月向部门领导提出书面辞职申请和《解除劳动合同申请》,待部门领导签署意见后报人力资源部。

  由人力资源部逐级报请,经相关领导批准后,人力资源部通知员工的部门领导安排工作交接。

  需要按《离职员工交接手续表》《工作交接明细表》和《物品交接单》内容依次交接,财务部结清借款后,经交接双方和部门领导签字确认后,交接工作方视为完成。

  人力资源部办理劳动合同终止手续并给员工开出《解除劳动合同证明》,《解除劳动合同证明》是员工到下一个新单位需要的,只要是正规单位,大多数都会要求出具。

  员工自提出离职申请之日起,至离职到期日,应逐项办理交接手续,填写《员工离职交接表》。

  一旦员工递交了辞职报告(申请)后,交接当中的一些工作公司就应着手准备了。

  一般情况下,如单位不收辞职信,劳动者可选择用快递方式。企业不接收或是“不批准”辞职信,其实就是对企业自己不利,如果劳动者告知企业后离职,之后又回来起诉企业,则属于劳动关系解除不明,企业则很可能面临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的不利后果。

  此外,如果劳动者决定要辞职,也不在乎经济补偿金,在单位“不批”的情况下,选择直接离开,若单位以其旷工等为名将劳动者“开除”,则用人单位也不能以此为由拒绝支付工资。

  所以,公司规定的提前一个月申请,其实重在让员工有个离职要提前申请的意识,并不能限制员工的辞职。

  如果真有员工离职了,建议首先和员工积极沟通,完成交接工作:原则上只要完整的将工作交接完即可,将各项工作明细列清楚,都有交接人。

  不要存在一个月后才能让该员工走人的想法,只要交接完,剩余的天数可采取让其请假的方式解决,到最后一天来正式走单即可。

  按照各个需要交接的部门顺序,要求员工依次作交接,并且应在按劳动合同或规章制度中的规定办理离职工作交接手续;

  列出详细具体的交接清单,参与交接的人员签字确认,最好在员工入职时,对员工从企业领取的物件登记造表,并由员工签字确认;

  劳动者履行了法定义务办理了工作交接后,用人单位亦应该履行法定义务为员工出具离职证明,以证明双方的劳动关系已经结束。

  根据 《劳动合同法》第50条第1款规定,用人单位理应当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

  同时该法89条也规定,企业违反本法规定未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所以其实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为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

  若用人单位无法定理由或约定理由拒绝出具离职证明,给劳动者造成损失的,劳动者有权索赔。

  用人单位出具的离职证明内容要符合相关规定,应当写明劳动者工作期限、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日期、工作岗位、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

  值得注意的是,实践中,劳动者因出现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等企业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时,劳动者为了不影响其日后就业,有时会与企业协商,出具虚假的解除原因。

  我们知道,离职证明是认定劳动合同解除的依据,同时也是证明解除劳动合同原因的重要证明,解除劳动合同的原因不同会导致不同的法律后果。

  因此在劳动者提出此类请求时,用人单位理应当谨慎对待,避免以此产生的不必要的麻烦或者仲裁、诉讼风险。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50条第2款规定,劳动者应当依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法律法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理工作交接时支付。

  从该条能够准确的看出,员工离职时办理工作交接是其法定义务,而且员工办理工作交接在前,企业支付其经济补偿金在后。

  针对离职员工拒绝或消极办理工作交接的行为,企业最好确认交接的事实,并要求劳动者签字确认;或者可以在设计《离职交接单》时,把到财务部领取经济补偿金和工资设为离职交接的最后一项。

  若员工拒不配合办理工作交接,建议企业最好通过与其协商的方式处理,虽然扣留工资或经济补偿金往往是有效督促员工配合办理工作交接的有效手段,但该方式涉嫌企业违法。

  因此,用人单位最好还是不要通过扣留工资或经济补偿金的办法来解决。如果有必要,可以提起劳动仲裁、法院诉讼,通过法律途径解决。